默克尔的这次出行备受关注
张映斌认为,当前尺寸不统一的现象对整个行业的挑战是巨大的。初期在原材料供应上遇到了一些挑战。
组件尺寸统一之后,行业也不必再担心尺寸的变化带来的损失、负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做210R产品,以便以后实现尺寸统一及标准化,这对行业意义巨大。自从去年4月天合光能推出210R组件后,现在很多组件企业都在做矩形电池组件,代表这种思想正在被行业所接受,上下游产业链都比较认同产品的价值。该产品最大的创新点是,过去正方形的理念完全被打破,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开了行业先河。Q:还有个细节,刚才您说了,去年大概天合光能210R产品出货量大概3GW左右,是不是海外的占比居多?张映斌:是的,是海外占比居多。
我们自去年四季度把210R产品引入国内市场,一开始在分布式领域就反应非常迅速,很多屋顶上已经开始应用起来了。从产业链制造角度来看,成本就是降低了,客户侧的BOS成本降低也是确定的。光伏行业协会(CPIA)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吉瓦,同比增长59.3%;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吉瓦,同比增长35.3%。
光伏属于较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数据显示,3月1日以来,已经11家企业相继发布了募资或拟募资公告,金额约为338亿元。当前,光伏行业已经开启新一轮的大规模新产能投放,集中在多晶硅、大尺寸硅片、电池及组件方面。行业内卷使得众多光伏企业在融资的路上停不下来。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同样不能忽视。受益于双碳目标的动,光伏概念持续受到市场热捧,A股光伏公司再融资始终位居市场前列。
例如,2月4日,晶澳科技惠山年产500台单晶炉项目、惠山年产100吨浆料项目签约江苏无锡。制造端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为83万吨、357GW、318GW、289GW,增速均在55%以上,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受益于国内积极的政策环境,我国光伏行业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新增装机、累计装机在全球遥遥领先。3月22日晚间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建设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128.42亿元。
这仅是A股光伏公司再融资的一角,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1日以来,已经有包括晶澳科技、上机数控等公司在内的11家企业相继发布了募资或拟募资公告,金额约为338亿元。近些年行业持续巨额投资扩产,意味着未来几年将迎来产能集中释放,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担忧应该让投资者保持警醒。2月24日晚间,晶澳科技公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89.6 亿元;2月13日,天合光能(688599.SH)的天23转债于开启申购。不间断的融资、扩产正在成为光伏企业壮大自身发展的首选方案。
2023年龙头企业一体化产能建设项目纷纷提上日程。对光伏企业而言,不间断融资,扩产为的是实现更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光伏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自己,卷死对手。
行业特点决定光伏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助力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多晶硅、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0%,晶硅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56%。
多晶硅环节,1-2月全国产量约17.6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组件环节,1-2月全国晶硅组件产量同比增长62.2%。电池环节,1-2月全国晶硅电池产量62.2GW,同比增长57.5%。截至2月底,硅料、组件等价格稳中有降,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2.0-24.4万元/吨,单晶PERC组件价格约1.75元/W。2023年1-2月,我国光伏产业运行良好,各环节产量又创新高,智能光伏应用持续升级。硅片环节,1-2月全国产量同比增长超过78%
据集邦咨询统计,前六大组件企业出货预期将达到350GW。图:2022-2026年不同尺寸电池片产能占比趋势(设备产能,单位:%)组件环节,据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大尺寸组件产能将大幅提升,预计达767GW,市占约为90%,其中210组件产能约508GW,较2022年增长68.14%,占比达59.62%,持续强劲增长。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众多企业正积极探索,紧抓布局风口,抢占市场先机,全球光伏产业也将迎来又一个全新的黄金发展周期。出货格局:2022年第一梯队组件商出货均超40GW,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20GW据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前6家组件企业出货量约为205-211GW,按照全年组件需求270GW测算,占比达76-78%;其中隆基、天合光能、晶科三家组件企业出货量均突破40GW。
2023年,大尺寸硅片产能达792.4GW,其中210尺寸产能达到320.8GW,继2022年持续增长后再度大增74.6%,占比达38.76%,硅片大尺寸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技术布局:大尺寸+N型双箭齐发,210+N组件功率实现700W+突破技术迭代创新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的大尺寸产能占比均超90%,大尺寸产品高增趋势确定。依托大尺寸产品的快速发展,N型等先进技术的成熟,210产品将持续验证其提效降本的特性,从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被市场广泛认可,已经成为行业的绝对主流。其中,2022年大尺寸组件出货再提速,出货占比超80%;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210mm(含210R)组件累计出货量突破120GW。在高功率组件需求旺盛的背景下,182主要通过叠加N型技术,实现组件功率档位从500W+到600W+的提升。
据集邦咨询统计,在2022年度各大央国企公布的约129GW光伏组件集采招标规模中,高功率组件需求旺盛,大尺寸组件占据绝对主流。出货量是检验产品市场接受度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内多家厂商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量产,预计大尺寸组件产品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
凭借高功率、高效率、低度电成本等显著优势,自诞生以来,大尺寸风潮越吹越旺。产能占比:各环节大尺寸产能市占均超90%,210组件产能近6成从硅片环节来看,由于大尺寸单GW投资成本持续降低,产线性价比优势明显,硅片新建产能大多兼容182-210mm大尺寸硅片。
图:2022-2026年不同尺寸组件占比趋势(按设备兼容统计,单位:%)招标趋势:高功率组件占据绝对主流,大尺寸占比达89.21%综合来看,各环节大尺寸产品占比都在攀升,已占绝对优势,或将成为市场的首选。在大尺寸产品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大尺寸+N型技术布局势在必行。
从招标趋势上看,实际应用市场已给出了明显的信号与选择,组件项目在招标时已更多地偏向大尺寸组件,2023年大尺寸组件的主流市场地位将更加突出。如果说2022年是N型技术商业化元年,2023年则是TOPCon放量元年,TOPCon技术将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图:2022-2026年不同尺寸硅片产能占比趋势(单位:%)电池片环节来看,2023年大尺寸电池片产能占比约95%。在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超120GW,210+N型的组件功率更是强势突破700W大关。
随着PERC扩产产能的释放及N型电池片产能的加速落地,2023年大尺寸电池片产能将达到822.3GW,占比达94.99%,其中210尺寸电池片整体产能达到587.75GW,较2022年提升83.7%,市占比为67.9%。图:主要组件企业出货规模(单位:GW)展望2023年,随着能源转型加速,支撑需求延续高增,龙头组件企业再次提高组件出货预期目标。
作为产业链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大尺寸组件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在组件招标中,有115GW左右的项目明确要求182/210尺寸,占比达89.21%,大尺寸(182/210)组件需求开启加速上升模式。
众多厂商纷纷吹响扩产号角,加码新增产能。而210叠加N型技术后,210-60版型功率达到650W,210-66版型功率突破700W。